2025年香港优才计划最新申请攻略(9月施政报告版):政策+12个条件+适配人群+续签要求+7年转永居全流程!
9月17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以 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 为核心,围绕经济与民生双主轴布局,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其中,投资移民门槛的降低和人才引进政策的持续加码成为此次报告的两大亮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过去三年的发展为香港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施政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将为企业和人才带来更多机遇。
高才通计划成效显著:申请续签率55%,95%获批者月收入超2万港元,50%超4万港元;
保障本地生权益:维持1.5万个资助学额,新来港受养人需居满2年可申请资助;
香港优才计划,全称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6年推出的一项战略性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全球具备卓越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个别人士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全家受益:主申请人获批后,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子女可作为受养人一同获得香港身份。
3、双重身份优势:获批者保留内地户口,可同时享受香港与内地的资源及福利。
4、配额与期限:2025年取消配额限制,合乎条件即可申请。首次获批获36个月逗留期限,后续续签模式为“3+2”年或“3+5”年(高收入者),满7年可申请香港永久居留权。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一对一免费咨询↓↓↓
近期,香港入境处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人才签证审批数据,在深受内地申请人关注的四大核心人才计划中,各项目表现呈现明显分化。
其中,“高品质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 “高才通”)以突出的获批数量占据首位,成为当前内地人才赴港的热门选择。
从其他计划的同期对比来看,“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简称 “专才”)与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简称 “IANG”)均实现获批人数同比增长,尤其是 IANG 计划,涨幅接近 15%,展现出对非本地毕业生群体的强劲吸引力。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 “优才”),其上半年获批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审批趋势出现显著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优才计划在 2025 年仍保持无配额限制的政策框架,且不乏体育界知名人士通过该计划获得香港身份,例如奥运冠军王军霞、斯诺克选手特鲁姆普与尼尔・罗伯逊等,进一步凸显该计划对各领域杰出人才的吸纳力。
不过,自 2024 年 11 月优才计划综合计分制启动全面改革后,进入 “优中选优” 的筛选阶段,直接引发申请量与获批量双双下滑。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优才计划仅批出 2771 宗,约为去年同期的 49.36%。
2025 年第二季度获批数较第一季度的 891 宗实现翻倍增长,且上半年总获批规模已达到 2022 年(取消配额前)全年总量的 97.4%。
从申请人背景来看,内地籍人士仍是绝对主力,占比约 97%,反映出该计划对内地高品质人才的持续吸引力。此次改革后的新版优才计划,增设了 “需满足 12 项评分准则中至少 6 项” 的申请门槛,其中多项指标聚焦学历,如 “名校硕士 / 博士”“名校 STEM 专业硕士 / 博士” 等,明确传递出未来计划将进一步向高学历人才倾斜的导向。
2024年11月1日起,香港优才计划告别沿用18年的综合计分制,启用“六大范畴、十二项准则”新评估体系。这一调整聚焦精准选材,申请人需满足12项准则中的至少6项,方可提交申请。
✅️精准筛选:以收入、股权、企业纯收入等量化指标为筛选依据,直接锁定高净值人才。这种方式能减少主观评估带来的误差,让选材标准更清晰、结果更客观。
✅️STEM领域倾斜:对合资格大学的STEM专业毕业生给予额外加分。这一设置精准呼应香港在科创领域的人才缺口,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材料严查:申请需提交专利证书、国际奖项、业务合同等第三方佐证。自主声明类材料缺乏说服力,大概率会被拒绝,确保申请信息线年仍享“无限额”红利
2023年起,香港优才计划取消配额限制,且该政策延续至2025年。申请人只要符合门槛,无需竞争有限名额,成功获批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2025年初,香港入境处更新人才清单至60项。清单紧密围绕“八大中心”发展的策略,重点吸纳契合国际金融、创新科技等核心领域需求的专业人才。
香港政府通过由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牵头的优才评核委员会,定向邀约全球高科技、医疗、金融领域的领军者。
入境处引入AI筛选系统优化流程,申请人需在线提交材料,由系统自动初筛不合格申请。
香港优才计划(QMAS)作为打分制移民计划,2023-2024 年期间已取消配额限制,2024 年 11 月 1 日起入境处对综合计分制进行重大调整,当前申请需同时满足 “门槛” 与 “计分制要求” 两大核心门槛:
满足上述门槛后,申请人需从 “成就计分制” 与 “综合计分制” 中选择一种做评估,二者满足其一即可:
能够充分证明其在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文件(如重大科研成果、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证明等)。
采用 “12 项准则评估” 模式,申请人需确保至少 6 项准则的答案为 “是”,方可进入下一甄选阶段。评估准则涵盖年龄、学历水平、语文能力、工作经验、家庭背景、在港收入、是否拥有香港本地业务等维度,申请人需根据真实的情况提交对应的证明文件(如学历证书、工作证明、收入流水等),满足 “6 项达标” 门槛后即可正式递交申请。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一对一免费咨询↓↓↓
在工作经验板块共有4分可拿,可以累计加分,这4分是:有5年工作经验、有3年名企工作经验、有特定领域的工作经验、有2年国际工作经验。
申请前的12个月,收入达到100万港币(或等值外币),可以拿一分。收入需要完税,可以包括工资、津贴、股票期权、名下公司(占股50%及以上)盈利,不包括个人投资收益,如炒股、炒房、基金获利等。
申请人对一个企业占股50%+,且此公司过去12个月盈利达500w+港币,能加1分。
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尤其毕业于世界上的排名前100的高校(如QS、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等),或毕业于香港优才计划认可的205所“合资格大学”,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背景者更具优势。
具备至少2年国际工作经验,或在金融、IT、创新科技等行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曾在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或有名的公司(如《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工作过者优先。
英语能力达标(如雅思7.0、托福94、六级520分以上),或具备除英语和中文外的其他语言能力,有助于满足语言能力要求。
金融、创新科技、国际贸易(含跨境海运、空运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从业者,或符合香港人才清单中的60项专业人才(如金融科技专才、资深系统架构师、航空航运专业技术人员等),申请时可获优先考虑。
拥有非上市公司50%以上股份且过去12个月盈利达500万港币,或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且盈利达500万港币的企业家;年收入超100万港币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在港创业、自雇者。
有海外留学经历,或曾在海外有名的公司工作过的海归人才,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符合综合计分制要求者可申请。
申请需满足年龄(18-50岁)、无犯罪记录、经济能力(能负担首年生活费)等基本条件。
提供完整香港雇佣证明,包括劳动合同、6个月以上薪金流水、强积金供款记录、税单。受雇公司需实体运营,薪资需达市场水平。
注册香港公司并真实运营,提供公司审计报告、业务合同、办公地址租赁证明、利得税单。无需长期在港,但需体现对香港的经济贡献。
通过兼职工作、担任董事顾问、投资本地项目、子女在港就读等方式,证明与香港的密切联系和持续贡献。
申请人需在7年内以香港为生活重心,保持与香港的密切联系,无需每天在港,但需提供居住、工作、家庭等方面的证明,如租房合同、水电费单、工作合同、子女在港就读证明等。
需提交材料证明在港的居住、工作、家庭或社会活动等,如强积金供款记录、税务记录、参与本地活动的证明等。
如果您也对“香港身份”感兴趣,或希望深入了解更多移民政策,欢迎来联系我们银河集团。
银河集团不仅为客户提供香港身份办理、续签业务,还提供香港开公司、子女教育规划等等香港“一站式”服务,让你省事省心。
...